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應該具備這些要素,3分鐘帶你讀懂

“
導語:一個完整的供應鏈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供應鏈的管理基本只是層級傳遞,遇事“救火”。但是企業想真正的實現供應鏈帶來的商業價值,高速運轉效率,絕不是簡單的管理和照顧就搬的模仿。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都希望有一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可以持續發展,現在基本都面臨著一個問題,產品越來越豐富,供應鏈系統越來越大,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的需求,讓現在的供應鏈系統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就美特斯邦威應該像ZARA學習什么的問題上,上海交大的董明教授說,“不要簡單地從某個環節向ZARA學,要把整個供應鏈都學像,從全局的角度去協調和優化”。但是想真正的擁有一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對于我們現在很多企業來說,還存在幾個明顯的問題:

Part 1
需求的快速變化與不確定性
Rapid change
這種需求和供應也分兩種,一種to B,一種to C。to B是面對企業,To C是面對消費者。在這兩個情況里,都有需求變化,都有不確定性,比如to B的需求變化。過去企業產品多以硬件為主,現在很多企業在慢慢轉向軟件。哪怕有硬件,也不是以銷售硬件為主。思科以前做路由器、交換機等大型產品,都是按硬件賣的,現在越來越多的硬件設備或租或送,他們只是按月按軟件使用收費,這種產品架構的變化對傳統供應鏈就產生了很大挑戰。需求預測是所有供應鏈計劃的基礎。供應鏈中推動流程都是根據對顧客需求的預測來進行的,然而,拉動流程都是根據對市場需求的響應來進行的。

Part 2
供應鏈的預測與反應能力
Forecasting and response capability
過去交貨是送出去就行,送的越早越好,晚了反而不好。而現在的收貨時間,我們都叫JUST IN TIME。也就是在一個時間段,東西必須送到。這是對供應鏈管理的基本要求。記得IBM給諾基亞代工的時候,一開始他們要求接到單后24小時之內承諾就可以了,后來變成必須在8小時之內,再后來是2個小時,富士康到北京建廠開工后,諾基亞的要求是30分鐘,否則你就搶不到單!同樣也要對于自己的承諾做出保證。承諾了,做到了,這其實是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功,但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還需要持續提升滿足客戶越來越“不講道理的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滿足客戶今天下單,明天就要貨的能力。

Part 3
企業成本與風險控制能力
Enterprise cost and risk control ability
供應鏈成本管理由于理論的不完善和實踐經驗的不足,讓很多企業一頭霧水。盡管有的企業已經在實施供應鏈成本管理,但是對成本管理和控制并沒有制定系統的制度。多數員工都還存在著錯誤觀念,認為成本僅僅是個別部門,個別人的事,沒有對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足夠重視。此外,還有風險控制能力。三星突然從中國消失,不是偶爾,也不是運氣不好,電池爆炸事件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何控制這種風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Part 4
沒有供應鏈的聯盟關系
Alliance without supply chain
企業通過內外部供應鏈融合優化,已經構成了一個網鏈化的企業結構,它的戰略核心及發展目標是占據市場的領導地位。為了占據市場的領導地位,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合作伙伴企業間的供應鏈必將成為一個動態的網鏈結構,以適應市場變化、柔性、速度、革新、知識等需要,不能適應供應鏈需求的企業將從供應鏈聯盟中淘汰。供應鏈從而成為一個能快速重構的動態組織結構,即一體化供應鏈動態聯盟。
構建完整的供應鏈管理系統,首先我們要了解供應鏈管理。百度詞條給出的解釋:用最少的成本使供應鏈運作達到最優化。供應鏈從采購開始,到滿足最終客戶的所有過程,供應鏈管理是協調企業內外資源來共同滿足消費者需求,當我們把供應鏈上各環節的企業看作為一個虛擬企業同盟,而把任一個企業看作為這個虛擬企業同盟中的一個部門,同盟的內部管理就是供應鏈管理。只不過同盟的組成是動態的,根據市場需要隨時在發生變化。
優秀的供應鏈管理可提升效率,促成更高利潤,更低成本和更強協作,公司能夠更好地管理需求,設定合適地庫存水平,防止缺貨,將成本降至最低并以最有效的方式滿足客戶需求。這些供應鏈上的優勢正是通過選擇有效策略和適當軟件來管理供應鏈日益增長的復雜性而實現。對現代企業和消費者來說,供應鏈管理都有重大影響。
Part 5
解決方案
The solution
配送戰略問題:
在供應鏈管理中配送戰略非常關鍵。采用直接轉運戰略、經典配送戰略還是直接運輸戰略?需要多少個轉運點?哪種戰略更適合供應鏈中大多數的節點企業呢?所謂直接轉運戰略就是指在這個戰略中終端渠道由中央倉庫供應貨物,中央倉庫充當供應過程的調節者和來自外部供應商的訂貨的轉運站,而其本身并不保留庫存。而經典配送戰略則是在中央倉庫中保留有庫存。直接運輸戰略,則相對較為簡單,它是指把貨物直接從供應商運往終端渠道的一種配送戰略。

供應鏈集成與戰略伙伴:
由于供應鏈本身的動態性以及不同節點企業間存在著相互沖突的目標,因此對供應鏈進行集成是相當困難的。但實踐表明,對供應鏈集成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它能夠對節點企業的銷售業績和市場份額產生顯著的影響作用。那么集成供應鏈的關鍵是什么呢?信息共享與作業計劃!顯然,什么信息應該共享,如何共享,信息如何影響供應鏈的設計和作業;在不同節點企業間實施什么層次的集成,可以實施哪些類型的伙伴關系等就成了最為關鍵的問題。
庫存控制問題庫存控制問題包括:
一個終端渠道對某一特定產品應該持有多少庫存?終端渠道的訂貨量是否應該大于、小于或等于需求的預測值?終端渠道應該采用多大的庫存周轉率?終端渠道的目標在于決定在什么點上再訂購一批產品,以及為了最小化庫存訂購和保管成本,應訂多少產品等。

產品設計:
眾所周知,有效的產品設計在供應鏈管理中起著多方面的關鍵作用。那么什么時候值得對產品進行設計來減少物流成本或縮短供應鏈的周期,產品設計是否可以彌補顧客需求的不確定性,為了利用新產品設計,對供應鏈應該做什么樣的修改等這些問題就非常重要。
信息技術和決策支持系統:
信息技術是促成有效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因素。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問題在于應該傳遞什么數據?如何進行數據的分析和利用?Internet的影響是什么?電子商務的作用是什么?信息技術和決策支持系統能否作為企業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主要工具?

衡量客戶價值:
衡量顧客價值是衡量一個企業對于其顧客的貢獻大小的指標,這一指標是根據企業提供的全部貨物、服務以及無形影響來衡量的。最近幾年來這個指標已經取代了質量和顧客滿意度等指標。


